湾沚区“小田改大田” 农民心里甜
“小田改大田”让农业机械可以大显身手
雨水节气刚过,湾沚区红杨镇周桥村的1400亩农田,经过小并大、短变长、弯取直等田块整治,碎小的田块“变形”为规整的大田。田边的机耕路笔直宽敞、沟渠完善,田里碧绿的油菜长势喜人。
许志礼一有空闲就喜欢在自家屋外的田边看看,今年73岁的许志礼是周桥村肖湾自然村的村民,和田地打交道已有50多年了,对当地的一草一木都了然于心。他亲眼见证了自然村里120亩田,经“小田改大田”带来的好处。“这里大约3亩地,以前分成了形态各异的四五块小田,现在改为一块田,耕作起来方便多了。”许志礼指着面前的一块田说。肖湾村民组的120亩田,紧靠汤泊河,田块碎小,且大多属于外滩田容易被水淹。“以前田埂纵横,都很窄,农机开不进来,尤其到了雨天,道路泥泞不堪,人在上面走都费劲。”许志礼说。经过“小田改大田”后,取消了中间的田埂,开发了以前未被利用的边角土地,不仅可耕种的面积增加了,提高了土地利用率,而且也完善了田边沟渠等设施的建设,抗旱和排涝能力显着增加,外滩田变成了良田。
周桥村位于湾沚区红杨镇东南部,总面积7.97平方公里,全村辖14个自然村现有户籍人口1909人,常住人口480人。
去年,湾沚区在周桥村实施了1400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——“小田改大田”改革试点。在“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不改变土地所有制关系”的前提下,因地制宜整合小而散的“巴掌田”,在平整区内基本实现了“田成方、路相通、渠相连、旱能灌、涝能排”的高标准农田 。
“‘小田改大田’就是把村民小而散的田地整合在一起,形成连片土地,以达到一定的规模效益。”周桥村党总支书记丁坤介绍说。“小田改大田”改革试点项目是通过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承接的公益性项目,去年10月17日开工,同年11月25日如期完成1400亩“小田改大田”,建成集中连片、设施配套、高产稳产、生态良好、抗灾能力强、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,以实现村集体、村民、种植大户三方受益。
“小田改大田的好处很多,现已实现亩均用种量减少约1.5公斤、用肥量下降2.5公斤、机械化费用减少约50元,项目完成以后水稻亩产可以增收50公斤以上,能节约不少成本。”丁坤介绍说,首先,耕地面积大幅增加。改造前实际耕地面积为1400亩,分为1100多个地块,平均每个地块不足1.3亩。改造后格田289个地块,平均每个地块面积约4.84亩,有效增加种植耕地面积约98亩,增加率达到7.16%,土地利用率显着提升。其次,机械化作业率大幅提高。在平整区内,原机械作业率平均为64%,通过实施“小田改大田”试点后,机械作业率高达96%,大大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。
通过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,有效降低了耕种成本,同时提高了作物产量水平。仅油菜一项,预计作物亩均产量可由建设前的13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,亩均增产20公斤,增幅15.3%;亩均纯收益由建设前的150元增加到建设后的240元,亩均增收90元。
在进行“小田改大田”试点时,周桥村同步对沟、渠、塘、堰、坝等小微水体进行相应配套完善,大大增强了应对恶劣天气能力,做到“旱能灌,涝能排”,抗灾能力大幅提升。
丁坤表示,“小田改大田”后田地还便于流转,减少土地撂荒。在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的条件下,通过“小田改大田”试点,提高机械化作业率,有利于农户把闲置耕地流转给种植大户,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有效减少了土地撂荒现象。“小田改大田”实施前,周桥村有撂荒地及废弃沟渠60余亩,建设后全部顺利流转并投入农业生产。
据了解,周桥村的“小田改大田”,是目前湾沚区最大的公益性项目,极大地改善了周桥村农业生产条件,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,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、抗灾能力和发展后劲。
红杨镇副镇长张翼介绍说,“小田改大田”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部分,改造后的大田田块会助推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周桥是我们镇的一个试点,目前红杨镇16个乡村基本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,为红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、为农民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王进是周桥村周大自然村的种植大户,去年下半年他的200多亩田完成了“小改大”。“大田适合机械作业,能极大地提高劳动效率,并由此提升了增收的幅度。”王进算了笔账,同样是种油菜,以前小田面积小,农机运用起来很麻烦,一天只能收割40亩。现在不一样了,大田里机器能施展开,作业的速度加快了很多,同样是收割,现在一天能完成70到80亩。作业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生产成本的降低。“从耕地到收割再加上无人机撒农药等,在没有增产的情况下,改大田后平均每亩能省下90多元的成本,对未来我更有底气了。”王进说。
芜湖日报记者 李扬 文/摄